SDTTA文学小说网>都市>蜀源四万年 > 034 第六章 “资阳人”对昆仑神山的文化定位(一)
    情景再现:一百多号混沦人告别了祖祖辈辈栖居的昆仑山,迁居龙泉山,号称遂人氏。他们擅长的穴居、树居生活方式,捕猎、采集生存方式在新的环境下需要改变。由于没有大树和天然山洞,他们选择用树枝蓬草在岩石边搭建蜗居,在树丛间搭建树屋;没有足够的猎物捕杀和野果采集,他们的行动半径不断扩大,开始下到湖边湿地捕鱼,开始汇聚团队力量,向大型动物挑战。

    日子虽然艰辛,但这群逃出死神掠杀的遂人氏主要以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为主,处处显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短短三十年时间,人口就翻了十倍,达到1000多人,遂人不得不把族群分裂成几大部族,向东西南北拓展领地。遂带领一族遂人开始沿沱江右岸,顺龙泉山余脉向资阳方向迈进。

    每到秋冬收获季节,遂人氏各部族都会携家带口,携带他们捕获的猎物,采集的坚果回到龙泉山,那是丰收的盛会,团聚的盛会,缅怀先祖的盛会。他们在龙泉山顶云顶山选择一块空旷的草地,矗立一棵高大的树木,围绕大树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砌一座小山头,四周燃起篝火,欢快地舞蹈,众人把遂和凤推向中间,齐声欢呼:遂遂遂!凤凤凤!山呼完毕,遂和凤走出人群,向西边山崖走去,族人跟过去,用尽最大力气高呼:混沦!混沦!混沦!

    昆仑山,是上古典籍中的圣地,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源头。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仙缘文化和创世故事中具有极其显耀的地位。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李白赞美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然而,当今地理条件十分恶劣的昆仑山并非神话典籍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而是昆仑山脉,神话典籍中的昆仑山乃是存在于现实的昆仑仙山。

    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禹本纪》《尚书》记载的昆仑是七千年前的山,不是当今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昆仑山脉。今天的昆仑山脉,是汉武帝的御赐。张骞出使西域,目的之一就是帮太史公寻找黄河源头的昆仑,结果很失望。太史公同时对汉武帝不负责任的张冠李戴也很失望。于是太史公《史记·大宛传》这样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就这样不厚道地揭了皇帝信口雌黄的老底。

    《史记》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司马迁看不懂《山海经》《尚书》,张骞出使大夏(西域),也找不到方圆八百里的昆仑虚,找不到大夏,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到上古典籍所在的大夏、昆仑的方位和价值,所以在《史记》中关于蜀的记载是空白,就以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搪塞。同样也许是因为《山海经》的内容跟中原先秦文献不一致,秦始皇就觉得上古典籍以古欺今,所以才会“焚书坑儒”。

    史书记载西汉孝武帝时,曾有域外异人进贡了一只奇鸟,非常漂亮讨人喜欢,却无人知名也不知如何喂养,眼看鸟奄奄一息。此时见多识广的东方朔却道出了此鸟的来历及名称,并告诉人们此鸟应该如何喂养。孝武帝问东方朔,你是从哪里得知这鸟事,东方朔回答说,臣曾经读过《山海经》,有关于此鸟的记载。可见《山海经》在汉代还是有人能读懂的。

    其实,大部分文献资料只是前人想告诉你的东西,他们不想告诉你,或者认为没必要告诉你的东西远比想告诉你的东西多得多,而且有许多是把错误的东西告诉了你。所以历史说穿了,它需要用我们的经验去猜测,在猜测中有的猜对了,但也有的猜错了。比如说,我们自认为对唐朝社会的历史比较了解,但1988年陕西法门寺出土了大批唐代文物,绝妙的是还有一本文物清单,是唐人留下的账本,从中我们才知道,以前我们一直把唐朝许多物品的名称搞错了,有的张冠李戴,有的纯粹不着边际。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假设的成份很大,尤其是对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现有的历史学理论大厦实际就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夏都”。这意味着上古记载有两座昆仑山。郭璞注解时提出“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山。”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之一正是寻找海外昆仑及大夏。

    要进一步搞清楚昆仑山的确切位置,在对古蜀文化的探寻中,都广之野是一个绕不开名词,都广之野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这个海字至少有三个意思,即海洋、湖泊、疆土,《山海经》记述的海是指国之疆域。都广在《史记·周本纪》正义、郭璞注《海内西经》后稷之葬都引作广都,说明都广即广都。《华阳国志·蜀志》载:“广都县在郡西三十里”,即今天的成都附近,近年发掘出规模宏大的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便是明证。早有明朝学者杨慎断言: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