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TTA文学小说网>修真>三嫁王妃 > 第26章 悄然反击
    外公对她的期望真是太大了,都说“五十老明经,三十少进士”,万一人三鼎甲娶妻生子了呢?

    当然,这点隐忧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叶知溪兴致勃勃地听着外公点评他心目中的优质学子,并摩拳擦掌准备相看,心头暗笑老人家心急,没想到朱子勉行动上亦是极迅速,第二天就骑驴出门,寻年轻学子比试去了!

    大司成这个职位类似前朝祭酒,职位不是特别高,但人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先生”。朱子勉又上了年岁,辈分更高,说是比试,转眼就成了考校。

    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又在司成馆数十年,对历年科考题目如数家珍,点评文章中肯犀利,很快吸引了大批在京学子。

    一来二去,就考到了为钟寂赋诗作词的那帮人。

    这些人皆是钟寂好友,为首的名唤彭荣,最是风流恣肆,所作诗词传唱亦广。被朱子勉接了行卷点评完毕,还恳请他作诗唱和,以做留念,

    朱子勉早已拜读过彭荣“佳作”,闻言笑眯眯作了首赞颂年轻人不畏强权的七言诗应答,并劝勉道:“朝廷取士,最重品性,其中又以百善孝为先,汝等当时刻谨记。”

    彭荣初时不觉,待回到诗社与友人畅谈,才猛地醒过味儿来——

    朱先生哪里是与他作诗酬唱,分明是骂他不懂孝道啊!

    观其诗句,乃是赞颂年轻人追求心中所求,不畏世道艰险与人心险恶,并没什么问题。但联系近日种种,分明是暗指钟寂再娶一事。

    如果说钟寂与意中人结为连理,可以赞一声排除万难、矢志不渝,那阻碍他的艰险世道与险恶人心是哪个?

    不正是卫国公府的钟老太君等人?

    毕竟要不是钟家长辈施压阻拦,以钟长卿的秉性本心,绝对不需要和离再娶。

    他们夸赞钟寂情深义重的同时,不正是在斥责钟寂的长辈?

    彭荣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儿,大冷天脑门都冒了汗。他为人又颇热心,想通后匆匆起了由头再举诗会,将此事委婉暗示给其他人。

    其他人:……表情复杂.jpg

    彭荣心头五味杂陈,暗道做个风流才子怎么那么难?然而他们停下了赋诗作词的手,朱子勉却不肯罢休,亲自下场作诗嘲讽钟家长辈爱慕荣华富贵,甚至放出消息说要排练戏曲,将此事收录其中。

    这下着急上火的变成了钟老太君。

    老太太并非不知道钟寂所为,但更想将名声挽回一二。从来文人笔如刀,如果能将和离一事抹过去,她当然乐见其成。

    现在火烧到自己身上,钟老太君立即坐不住了,辗转寻到叶老夫人头上,请她代为说和。

    叶老夫人拿捏着应下,但是只走了个过场。

    概因她不满叶知溪迟迟不能定亲,从自家各路亲戚中挑了未成家的年轻人出来,结果让朱子勉齐齐考倒,还有个甚至嚎啕大哭想要延后三年再考,被家人死死劝住。